筑夢山海 | 萬壽巖推陳出新 則徐精神代代傳
2024-12-01 09:15 來源:福建日報

  萬壽巖推陳出新

  萬壽巖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福建日報記者 林熙 攝

  廈門網訊 據福建日報報道(記者 段金柱 陳夢婕 張輝)福建人的遠古家園在哪里?這個“天問”直到三明萬壽巖被重新“發(fā)現”,答案才漸漸清晰。

  在這距今20萬年的福建古人類生活遺址背后,還有一段驚心動魄的故事。20世紀70年代起, 三鋼集團因生產需要在距離企業(yè)不遠的萬壽巖采礦。20世紀90年代末,萬壽巖靈峰洞、船帆洞內陸續(xù)零星地發(fā)現了哺乳動物化石。

  是要保,還是要炸?轟隆隆的采礦爆破聲中,這個珍貴的遺址面臨生死抉擇。關鍵時刻,2000年1月,時任福建省代省長的習近平同志兩度作出批示,使它免遭滅頂之災。習近平同志明確指出:“萬壽巖舊石器時代洞穴遺址作為不可再生的珍貴歷史文物,不僅屬于我們,也屬于后代子孫,任何個人和單位都不能為了謀取眼前或局部利益而破壞全社會和后代的利益?!?/p>

  炸藥包下,跨越舊石器早中晚三個時代的萬壽巖被幸運地保住了,為我們守住了一份中華文明的遠古記憶:萬壽巖是華南地區(qū)迄今最早的舊石器時代洞穴類型遺址,填補了福建省舊石器時代考古的多項空白。

  “北有周口店,南有萬壽巖?!比缃瘢f壽巖的保護和研究工作仍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越來越多人走進這里,萬壽巖文物也開始“周游”全國,它帶動的文旅熱潮讓越來越多的項目在此落地。這個炸藥包下?lián)尵然貋淼膶氊愔饾u拂去蒙塵,在各方的呵護下創(chuàng)下多項全省第一,持續(xù)閃耀文明之光。

  全省有關文化遺產的首部立法:讓保護有法可依

  2000年1月,新世紀的曙光照進萬壽巖,隨著批示件的落實推進,萬壽巖迎來了新生,但如何保護依然是一個嚴峻的問題。早期的采礦讓山體千瘡百孔,一到雨季,萬壽巖船帆洞就成了“水簾洞”,洞內考古遺跡保護情況很不樂觀。另外,考古發(fā)掘帶來的問題也隨之浮現:原本深埋地下的有四萬年歷史的人工石鋪地面暴露在空氣中,面臨風化、開裂等問題。

  對于這樣珍貴的文物,本體保護是當務之急、重中之重。2002年,三明市委托中國文物研究所編制完成《福建省三明萬壽巖舊石器時代遺址總體保護規(guī)劃》,成為當時全國第一部舊石器時代遺址的保護規(guī)劃。這份高起點的保護規(guī)劃,是萬壽巖的新生藍圖。

  2017年,《三明市萬壽巖遺址保護條例》正式頒布實施,成為全省有關文化遺產的第一部立法,讓萬壽巖保護有法可依。

  同時,以地質勘查和生態(tài)修復見長的福建省煤田地質局及時參與了進來。該局積極組建技術團隊,通過地質測繪、水文調查查明了船帆洞頂板漏水的根源;建議采取覆土、植草、修建排水渠等方式對頂部采場進行生態(tài)修復;深入研究論證了船帆洞底板塌陷的可能性,并設計了萬壽巖區(qū)域地下水長期監(jiān)測方案等。

  清理尾礦堆積、解決山體危巖、消除水患、修復周邊環(huán)境……20多年來,一批批專家學者和工作人員接力完成了四期文物保護工程和長達5年的環(huán)境整治工程。在2021年第三屆中國考古學大會上,萬壽巖遺址被評為全國5個考古遺址保護展示優(yōu)秀項目之一。

  目前,“推動萬壽巖遺址船帆洞本體保護項目”國家文物局已同意立項;萬壽巖遺址環(huán)境監(jiān)測系統(tǒng)一期——氣象站建設也已完成可行性研究報告。

  三明市萬壽巖遺址保護中心主任李順亮說,對萬壽巖來說,保護是第一位的。萬壽巖目前還有龍井洞等多個遺跡尚未揭開神秘面紗。盡管認識在進步、技術在創(chuàng)新,還是應該在充分保護的基礎上再進行發(fā)掘和研究,不能急功近利,一味求成。

  全省唯一舊石器時代遺址博物館:讀懂20萬年光陰

  在做好保護的同時,文化遺產的傳承弘揚工作也有條不紊推進:2006年11月,萬壽巖遺址博物館建成開放,這是福建省目前唯一的舊石器時代遺址博物館;2019年6月,福建省首個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萬壽巖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正式開園;今年8月,三明市萬壽巖遺址博物館獲評國家二級博物館。

  今年夏天,武漢大學萬林藝術博物館格外熱鬧。武漢20多所學校的學子齊聚一堂,為了一場遠道而來的展覽:“洞天遺珍”——萬壽巖遺址出土文物展。

  這是萬壽巖遺址文物出土以來第三次走出去了。酒香也怕巷子深。萬壽巖遺址保護中心一直在思考如何讓更多人認識這個珍寶。2022年9月,萬壽巖遺址文物第一次走出去走進了廈門大學,在廈大人類博物館辦展,這也是廈門大學首次引進的考古遺址專題文物展。

  廈門大學文博管理中心助理館員陳世展至今還記得那時的盛況:原本展期半年,由于觀眾的熱情又延展了半年。在廈大人類博物館門口,身著“皮草”、兩米高的“阿福”人偶,手持萬壽巖遺址博物館的鎮(zhèn)館之寶——盤狀刮削器,憨態(tài)可掬地和觀眾合影。照片迅速被分享到微博、小紅書等,“阿?!币哺t了。“阿?!笔侨f壽巖博物館專門委托廈門一家知名設計單位設計的IP形象,他的橫空出世快速拉近了古老萬壽巖和年輕學子的距離。展覽現場,與萬壽巖配套的文化衫、帆布袋等被搶購一空。

  更讓人喜出望外的是,不少學生看完展后,周末又組團專門再到萬壽巖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參觀。陳世展也去了,他用“震撼”二字形容自己的感受。陳世展是考古學碩士,專業(yè)研究的是青銅器。當來到封存了20萬年光陰的萬壽巖遺址,他突然意識到,福建的歷史如此悠久,先人的智慧就刻在地板上、石核中;這里還曾是大熊貓、劍齒象的家……這些無不激起了他對福建史前文化的熱情。

  在萬壽巖遺址博物館,陳世展又遇到了“阿?!薄Mㄟ^全息互動投影,“阿福”與游客在小游戲中“合體”:奔跑、追逐野兔、投擲石塊……這種沉浸式的展陳設計和觀展模式,成為“黏住”觀眾的一大亮點。

  “萬壽巖本身無法搬運也不會說話,以前很多人看不到或看不懂,但通過文物走出去、打造文創(chuàng)IP、AR游戲等方式,讓普通人特別是年輕人有了抓手,找到某種與歷史的有形連接,從而慢慢走近并讀懂萬壽巖。”陳世展說。

  全球首家蟲珀博物館:串起億萬年時光

  張云江是三鋼老職工。退休后,他經常到當年工作的礦山附近踏青。漫步在萬壽巖國家考古遺址公園,他對這里的變化感嘆不已:“以前礦山粉塵漫天,現在滿眼皆綠,讓人心曠神怡。”

  萬壽巖考古遺址公園設立后,大力推進文旅融合發(fā)展,周邊的環(huán)境得到了很好的整治和提升,吸引了許多相關企業(yè)進駐,三鋼萬壽巖學院便是其一。

  如今,在距離萬壽巖遺址約1公里處,三鋼萬壽巖學院儼然成為三元區(qū)巖前鎮(zhèn)的新地標,酒店住宿、素質拓展中心等設施一應俱全。與之配套引入的萬壽巖溫泉,即便是炎炎夏日,仍吸引了不少游客前來。讓張云江感動的是,三鋼的工業(yè)記憶也被保留了下來。萬壽巖考古遺址公園入口處,原三鋼破碎廠的8個水泥罐成為考古研學營地的組成部分,向人們講述萬壽巖與三鋼割不斷的緣分。

  此外,作為全省唯一的舊石器時代專題博物館,萬壽巖將科普教育、研學培訓等融為一體,在考古研學營地打造了藤橋源舍、巢居生活等8個主題體驗區(qū),為參觀者帶來豐富的史前生活體驗。進駐巖前村的閩臺鄉(xiāng)建鄉(xiāng)創(chuàng)設計團隊則為萬壽巖制作了手賬本、保溫杯等多款文創(chuàng)產品,供游客購買留念。

  10月2日,萬壽巖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內的石探記昆蟲歷史博物館正式開業(yè)。這是全球首座以生物進化和昆蟲琥珀為主題的博物館。館藏數百枚珍稀的“時空膠囊”昆蟲琥珀及史前化石藏品,包含了目前科學界已發(fā)現的幾乎所有生物類群。其中,世界首枚蝦琥珀、世界上最大的螃蟹琥珀等鎮(zhèn)館之寶備受矚目。剛開館,便成為研學活動的一大熱門打卡地,吸引了全國各地的學子。

  億年琥珀、萬年萬壽巖,附近還有千年忠山十八寨、百年格氏栲林,串成了一條穿越億年時光的文旅之路。7月4日,第三屆海峽兩岸萬壽巖科技節(jié)暨首屆大地藝術周活動在萬壽巖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開幕。無人機比賽、音樂會等活動相繼登場,成為萬壽巖一年一度的盛會?!霸谶@里,人們可以如此直觀地感受史前先民的生活,又能與現代新科技對話,這是萬壽巖的萬年新事,更是一種獨一無二的文旅體驗。”李順亮說。

  則徐精神代代傳

  游客走進林則徐紀念館參觀。 福建日報記者 林熙 攝

  福州是民族英雄林則徐的故鄉(xiāng),林則徐生于斯,長于斯,歸葬于斯,福州也留下了一系列與他相關的珍貴遺跡。

  習近平同志在福州市、福建省任職期間,高度重視并傾力推動了林則徐紀念館、林則徐出生地等系列遺跡的修復工作,理順了林則徐系列遺跡的歸口管理機制。這源自他對這位左海偉人、民族英雄的推崇。

  1990年6月18日,到任福州僅月余的習近平就到林則徐紀念館瞻仰、調研。1995年6月3日,林則徐銅像在福州豎立。在揭幕儀式上,習近平滿懷深情地說:“今天我們故鄉(xiāng)人民豎立起林則徐銅像,就是為了激勵自己,教育后人,讓在林則徐身上體現出來的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永遠發(fā)揚光大?!?/p>

  1995年8月24日,在福州市紀念林則徐誕辰21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強調,我們要“繼承、發(fā)揚林則徐堅貞不渝的愛國主義精神和氣貫長虹的民族正氣,學習他清廉剛正的高尚風范,學習他‘開眼看世界’的開拓精神”。

  近年來,福建省、福州市在保護林則徐系列遺跡上做了大量的工作:擴大、提升林則徐紀念館的建設;修復位于鼓樓區(qū)文藻山路的林則徐故居,計劃于明年林則徐誕辰240周年之際正式對外開放……

  林則徐以虎門銷煙,揚我民族正氣;以放眼世界,成就左海偉人。習近平到中央工作后,多次提到林則徐“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報國情懷。林則徐的自勉聯(lián)“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如今亦成為故鄉(xiāng)福州的城市精神。

  一方陣地:林則徐紀念館

  福州鼓樓區(qū)澳門路16號,紅墻環(huán)繞,烏瓦覆頂,是福州古厝的典型代表。這里,就是福州市林則徐紀念館,現為國家二級博物館、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每天,到此參訪者絡繹不絕,年游客量高達150萬人次。

  林文忠公祠是紀念林則徐的專祠,為林則徐曾孫林炳章組織籌建,于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建成?,F在的福州市林則徐紀念館成立于1982年,是在林文忠公祠基礎上建立的。歷經多次修繕、擴建、整合,福州市林則徐紀念館館舍面積由3000平方米擴大至1.5萬平方米,管理范圍從林文忠公祠擴大為“林則徐宅與祠”(林則徐出生地、林則徐故居、林文忠公祠)和“林則徐史績展”“禁毒展館”,是全國最大的林則徐專題紀念館。

  “身行萬里半天下”“臨危受命”“虎門銷煙”……福州市林則徐紀念館內,通過情景再現、沙盤演示等展示手法,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林則徐為官三十載,兩任欽差大臣、五任地方總督所親歷的重大歷史事件,仿佛與他同呼吸共命運。紀念館還收藏有大量林則徐的詩稿、對聯(lián)、書信、碑刻等。福州市林則徐紀念館云左閣一層設有一個“禁毒展館”,用于普及禁毒知識,宣傳禁毒工作。

  福州市林則徐紀念館黨支部書記、副館長林江告訴記者,紀念館的主要職責是展示、宣傳、弘揚林則徐精神。自2008年免費開放至今,全年365天無休滿負荷免費對外開放。紀念館每年平均舉辦各類社教活動超200場,精心打造了“六個一”特色黨性教育活動、“林則徐精神進校園”系列活動、“我們的節(jié)日”系列文化惠民活動、“弘揚則徐志 筑夢新時代”研學活動、禁毒主題教育活動等。紀念館還于2013年起推出面向大眾的公益性講座“左海講壇”,主題以文史漫談為主,兼具時政熱點、生活大課堂等。自開辦以來,線上線下參與聽眾達500多萬人次,廣受各方贊譽。

  這幾年,福州市林則徐紀念館還頻頻走出去,遠赴新疆、香港、澳門等,與當地的林則徐紀念館合作辦展,讓林則徐修身立德、匡時濟世、愛國愛民的精神垂范后世。

  一個群體:弘揚林公精神

  1995年,林則徐出生地修復工程竣工,由林則徐后人牽頭的林則徐基金會也在這一年成立,創(chuàng)會人之一是林則徐五世孫、曾任中國常駐聯(lián)合國代表的凌青。除了協(xié)助政府做好林則徐遺址文物的保護工作,舉辦林則徐學術研討會、書畫展、“中華魂·則徐”杯征文等,基金會還設立了林則徐水利獎,同時積極開展有關禁毒的宣傳工作,以及宣傳林公家風家訓等各項社會公益活動。

  林則徐基金會名譽會長林祝光是林則徐的第六代孫女,時常應邀到各地做講座。作為林家后人,林則徐的家風家訓是她最熟悉的話題。除了林則徐給后人留下著名的家訓《十無益》:“父母不孝,奉神無益;存心不善,風水無益……”林家還有一個傳家寶——青花燈盞。林祝光介紹,林則徐出生在一個窮秀才人家。兒時,每當夜幕降臨,父親林賓日便給燈盞點上一根燈芯,一家人湊著油燈坐好,父親教林則徐誦讀,母親和姐妹做針線活。唯有逢年過節(jié),才能點上兩根燈芯。家貧如此,林賓日卻總是嚴格教導林則徐“不妄與一事,不妄取一錢”。林祝光說,林則徐為官后清正廉潔,與少年時期的家庭環(huán)境和家庭教育有直接關系。這青花燈盞也成為廉政教育的一盞明燈。

  林則徐精神如春風化雨般滋潤著這片土地。在福州有家小食坊,名為“林公家宴”。創(chuàng)辦人許細娟的家就在林則徐出生地旁。她告訴記者,兒子從小聽著林公的故事長大,能把《林公頌》倒背如流。因此,她便萌生了弘揚林公精神的想法。林則徐官歷十四省,許細娟就把他曾任職的各地特色菜肴都納入菜單,其中,擺在第一位的是“林公豆腐”。這道菜是林家后人教給她的“家傳菜”,寓意“豆腐方方正正,素炒清清淡淡。我們做人要堂堂正正,做事要清清白白”。平常點餐,許細娟都會首推林公豆腐,也給八方來客講講這塊豆腐的故事。

  前不久,第七屆林則徐水利獎揭曉。在林則徐漫長的官宦生涯中,從長江到黃河,治水幾乎貫穿全程,回籍守制時還不忘為家鄉(xiāng)父老修浚福州西湖?!蔼勴椫荚诒碚梦沂^戰(zhàn)在一線的水利工作者,鼓勵其發(fā)揚林公‘上籌國計,下恤民生’之精神,繼續(xù)造福于民。”林則徐基金會會長林堯說。

  一種傳承:開眼看世界

  當年,林則徐主持編纂了近代中國第一部相對完整、系統(tǒng)的世界地理志書《四洲志》,被稱為中國近代“開眼看世界第一人”。而他的家鄉(xiāng)福州也走出了沈葆楨、嚴復、林紓等帶給國人以嶄新的世界觀的“盜火者”。

  從福州市林則徐紀念館出門往北行兩百米,即是嚴復翰墨館。這位比林則徐小68歲的福州同鄉(xiāng)是譯介西學第一人。當年,嚴復在甲午戰(zhàn)爭后翻譯的《天演論》風行全國,像野火一樣燃燒了國人的心和血。他還把西方古典經濟學、政治學以及自然科學和哲學理論等第一次較為系統(tǒng)地引入,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

  今年1月8日是嚴復誕辰170周年紀念日。福建省紀念嚴復誕辰170周年大會暨“嚴復思想與中國式現代化”學術研討會在福州舉行,由福建省實驗閩劇院編演的《筆醒山河》嚴復主題沉浸式戲劇全國首演;以“百年天演 鑒知未來”為題,全省大中小學百萬師生同上一堂思政課;“先生回家——嚴復和中國近代名人特展”在三坊七巷展出……

  嚴復翰墨館館長鄭志宇告訴記者,翰墨館收藏了300余件嚴復墨寶真跡,數量及品類均排在全國之首。2017年12月28日,嚴復書法陳列展在故宮博物院延禧宮開幕。這是故宮博物院破例為一位近代名人開辦書法陳列展,嚴復翰墨館也成為唯一進入故宮辦展的民辦博物館。如果說譯著是嚴復“非新無以為進”精神的體現,其書法則可以看出他“非舊無以為守”的另一面。他以古雅的“帖學”為皈依,希望通過書法來尋求一種在面對民族劇變時代以保持個人內心世界平衡的方法。

  今年,還是林則徐外甥兼女婿、“中國近代海軍之父”、“臺灣近代化進程的開啟者”沈葆楨巡視臺灣150周年。近日,位于福州三坊七巷宮巷26號的沈葆楨故居修繕工程通過了福建省文物局終驗,并對外開放“沈葆楨創(chuàng)辦船政巡視臺灣”史跡展。

  沈葆楨的第六代孫女沈園是林則徐基金會副會長。她表示,當年,沈葆楨創(chuàng)辦福建船政,將林則徐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思想付諸行動。他們是時代浪潮的同行者,彼此影響、互相成就。從林則徐開眼看世界,到沈葆楨向海圖強,再到嚴復先生的思想啟蒙,先輩們始終以天下為己任,一生踐行士大夫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高遠志向。如今,沈葆楨故居西花廳內的百年流蘇樹依然亭亭如蓋,一如先生之風,山高水長。

  記者手記

  呵護好老祖宗留下來的寶貴財富

  今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考察時強調,文化遺產是老祖宗留下來的寶貴財富,要保護好、傳承好。

  這一財富的價值,不僅在于其物質層面的稀有性和藝術魅力,更在于它所承載的歷史記憶、文化內涵以及民族精神。如何把它守護好,是我們共同的課題。

  長久以來,考古發(fā)掘成果只能通過出土文物在博物館展示。而萬壽巖等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的出現,讓公眾有機會探索、了解祖先遺留下來的生活場景和文明。在遺址中,所有的器物都有了具體的位置、空間和地層關系。它提供了一個天然的歷史情境,拉近了觀眾與歷史之間的距離。萬壽巖遺址不僅是“看寶”的地點,其本身就是個鎮(zhèn)館之“大寶”。

  在守護萬壽巖的過程中,各級黨委和政府無疑承擔了關鍵角色。2002年,三明市委托中國文物研究所編制完成《福建省三明萬壽巖舊石器時代遺址總體保護規(guī)劃》,成為全國第一部舊石器時代遺址保護規(guī)劃。此后,一批批專家學者和工作人員接力完成了多期文物保護工程和長達5年的環(huán)境整治工程。

  同時,社會力量的廣泛參與也不可少。萬壽巖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的建成吸引了三鋼萬壽巖學院、全球首家蟲珀博物館等落地;文創(chuàng)公司打造的卡通IP形象快速拉近了萬壽巖和年輕人的距離……在保護的基礎上,古老萬壽巖的新鮮事一樁接著一樁。

  此次采訪,我們觸摸到的遺珍還有林則徐等歷史名人故居,這種與過去的有形連接,讓我們得以更近距離地走進歷史。從故居的修復開放、文物的征集整理,到公共服務的打造、精神價值的推廣,都讓故居文化得以充分的保護和挖掘,熠熠生輝。

  值得一提的是,以嚴復翰墨館為代表的民辦博物館,不僅有效填補了文博部門因收藏經費、場館、人力等不足所造成的遺憾,而且因其藏品具有鮮明的主題和特色,為公眾提供了更多元的文化選擇。

  古建筑豐富了我們的歷史文化、城市精神的內涵。正如2002年時任福建省省長習近平在為《福州古厝》一書撰寫的序言中所說,“保護好古建筑、保護好文物,就是保存歷史,保存城市的文脈,保存歷史文化名城無形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呵護好老祖宗留下來的寶貴財富,需要八方之力,久久為功。

責任編輯: 劉福偉,賴旭華